茶叶,距今为止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自神农时期,茶叶被开发出它的作用,到后来一步步的演变,茶叶与中国的历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再到最后走向世界,茶叶也从最开始简单的饮品演变成文化,礼节,历史和风雅的载体!
人们品茶喝茶,在茶中体验人生,在茶中论道。
据史料记载,中国西南地区是全世界的茶树原产地区,确切说在云南省,但茶文化的起点在四川,因为当时巴蜀的文化和经济比之云南要繁荣。
而我所在的贵州就处在两省之间,茶叶的发展程度自然也不遑多让。
贵州茶园面积达524万亩,在全国茶园数量上排第一。
都说:吃饭靠禾蔸,用钱靠茶蔸,茶叶已经成为很多茶农的主要收入来源。
2012年,我所在的县城作为一个贫困县开始引入“千茶”茶叶种植,茶叶扶贫计划正式启动,在此之前,虽然每家每户都多多少少种了点,但数量少,采摘期短,茶农的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收益!村民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
值得一说的是,虽然村民大规模种茶是在2012年,但在此之前,茶叶就已经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
据相关资料记载:唐代的时候,其饮茶方式和现在完全不同。唐代饮茶,是将茶饼切碎碾成粉末,过“罗”
(“罗”,就是筛子。“茶罗”是一种专门用来筛茶粉的茶具)
然后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状,然后往里加盐、葱、姜、桔皮、薄荷等,类似于一种可怕的“胡辣汤”。据说这种汤味道怪异,难以下咽,多用于提神醒脑,后人称之为茶汤。
而自我记事起,家里的早餐便是“茶汤”。不过制作方式大有不同,我们是将干茶放入油中煎炸至焦脆,然后加入清水,至水沸腾后加入少量的米饭,再放一点炸好的花生,一碗香喷喷的茶汤便做好了,简单又美味,和唐代的做法有类似之处,却不尽相同!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唐代的时候,茶叶就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不过茶发展的历史还是要从神农时期说起。
唐·陆羽曾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凡是农作之物,究其根源,到了神农氏就是最早的了,关于神农与茶的传说,有很多版本,但都在证明,茶最早出现的时间是神农时期。
常王豦(ju)在《华阳,国志》中曾言:“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之纳贡之。”由此可知,西周时期,茶叶就被作为一种纳贡珍品而存在。
而到了秦汉时期,人工种植茶树兴起,王褒在《潼约》中描述,“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皆可以说明茶叶的发展之快。
如果说这时候的茶叶已经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那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是饮茶之风真正盛行的时期。这一时期饮茶开始进入文化和精神领域,茶诗开始盛行。
西晋诗人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同朝诗人左思也言:“轻妆洗楼边,临镜忘纺渍,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
而此时,茶文化还与儒,道,禅开始紧密结合在一起。
都说“茶兴于唐,盛于宋。”可见宋代茶文化发展到达顶峰。南宋陆游的《幽居》诗:“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
园丁刈霜稻,村女卖秋茶”中表示,茶已经正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开始出现在更多,诗书,图画等文学作品中,茶承载的文学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直至明清时期,茶文化发展继续深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紧密,此时,“城市茶馆”开始兴起,“茶馆文化”盛行于世。
这个阶段,茶的发展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基本礼仪,就连平常人家都会“客来敬茶”,粗茶淡饭成为常用口语,足可见,茶的重要性!
日本作家冈仓天心曾在《茶之心》一书中写道:“茶以文化的面貌出现,在两晋南北朝,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唐代开元以后,中国”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宋承唐代饮茶之后,日益普及。”
一句话概括了中国古代历史上茶叶的发展,也是第一次提到“茶道”二字。
茶之意,少于道,多于礼,信,义。
茶道,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源于中国,被誉为是道家的化身,后传入西方。
《茶之心》书中所言:“茶道是在日常污染之间而建立起来的心灵的仪式。茶道教人纯净和谐,理解互爱的奥义,并从秩序中挖掘出浪漫的情怀”。
冈苍之心是茶的痴迷者,也是东方文化的痴迷者,他认为,茶道源于中国,但真正理解茶道的只有日本。
不得不说,这句话有所依据,唐代盛行的“茶道”向后世流传,却在经历了元朝统治后的一百年彻底消失在中国的土地上。
而后兴起的茶叶泡水,一直流传到今天,但里面已经没有道的成分了,所以,尽管不想承认,事实却也如此。
但冈苍之心的话也不尽然,中国的茶文化底蕴是全世界哪个国家都无法相媲美的。唐代的茶道不复存在,但中国的茶道还在。
道可道,非常道。
中国茶道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合情绪,以求达到“味”和“心”的最高享受,素有美学宗教之称。
其主要基于茶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涵相融合,结合中国汉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而形成的,特定独有的一种茶道,也可以称之为茶文化。
而日本茶道所讲究的和,寂,清,敬,则是继承唐宋遗风,这样一看,二者就差之甚远。
但是,茶文化作为全世界的文化,任何一个国家对其的发展都是值得我们去为之高兴的和鼓励的。
苏东坡说:“佳茗似佳人。”所以对待茶我们也应该如同对待佳人一样,小心翼翼,充满仪式感,这一点,中国自古以来就如此。
茶用水泡是一种喝法,用水煮又是一种方法,可不管是哪种,纵使我们无法像冈苍之心那样,泡茶前先洗澡,也无法如同古人有那么多繁琐的程序。
但品茶品的是心境,每一杯茶都在向我们传承她的历史与古韵,我们也应该用正式的目光和愉悦的心态去品尝她。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杯清茗酬知音!”
无事的时候,煮上一壶茶,闲坐庭院,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去享受休憩的时间,亦或是与明月共饮,将远方游子的思念带回故乡!
我们在茶中领略人生,用茶传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