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湖北茶叶网,陆羽故里茶行业门户!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登录 登录

湖北茶叶网,陆羽故里茶行业门户!

咸宁:一条古茶道的当今回响

2022-12-24 19:25:30| 发布者:hbtea| 查看:535| 评论:0| 收藏

在中国青砖茶未来实践展示馆的首个展柜里,一块被鸡公车碾压出深深车辙痕的青石板安静地陈列,似乎在诉说着300多年前,这里茶叶贸易的繁盛景象。

彼时,一条纵贯南北的万里茶道,将神奇的东方叶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亚和欧洲国家。马拉驼扛,茶去银来,万里茶道源头之一的赤壁市羊楼洞古镇,曾繁华与喧嚣齐盛,为世界送去了属于咸宁赤壁味道的醇正茶香。

岁月变迁,沧海桑田。在百茶齐香的今天,赤壁青砖茶能否重现往日的辉煌?

“一定能!必须能!”对这个问题,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总经理来平安底气十足地说,“现代标准化生产体系与传统工艺的碰撞、融合,让赤壁青砖茶重新绽放光彩。”

在该集团的生产车间里,几名戴着蓝色口罩、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人正在生产线旁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两只机械手臂在有条不紊地作业。公司有2万亩标准化茶园基地,辐射带动周边10万余亩茶园。采摘后的茶叶,经过严格处理和3年以上的自然发酵后,方能压制成为一块合格的青砖茶。

神奇的北纬30°横穿咸宁市,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七山一水两分田”,为咸宁市的茶叶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崇阳县青山镇青港白茶专业合作社技术员葛小峰,从老家浙江安吉带来了白茶种苗、种植技术,并带头“开荒”,攻克了这里白茶栽培成活率低、白茶早发等技术难题。如今崇阳茶叶面积发展到8万余亩,茶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增收的支柱产业。

图片

嘉鱼县官桥镇朱砂村利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将村里的老茶山和周边近万亩荒山进行集中改造,引进优良茶叶品种,配置了智能灌溉系统,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万亩荒山变“绿色客厅”,茶叶价值大大提升。

通城县已形成以隽水、四庄、沙堆、关刀、马港和大坪6个乡镇为主的茶叶板块经济带,产品出口到欧洲、非洲。该县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不断加大资金、项目扶持力度,努力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产业链延长升级。

依靠种植茶叶为荒山披绿装,为茶农富口袋,是咸宁市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着力点之一。近年来,咸宁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土地流转,整合优势资源,大力建设以赤壁为中心的青(米)砖茶区、以咸安为中心的有机绿茶区、以通城为中心的出口精制茶区、以崇阳为中心的特种绿茶区、以通山为中心的高山红茶乌龙茶区,五大茶区差异化发展,夯实了咸宁市茶产业基础。

不满足于为自家的产品加劲,咸宁以开放的胸怀,为湖北省乃至全国黑茶的质量提升作出贡献。赤壁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主任龙晓达自豪地说:“湖北省黑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就设在我们这里,配备各类先进设备120多台套,为全省黑茶提供一站式检验检测服务,每年可为茶企节约成本近千万元。”

占据标准高地、严把标准关口,让赤壁青砖茶再次扬名海内外,千年茶道又繁盛起来。咸宁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张世伟介绍,咸宁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模式,将“赤壁青砖茶”品牌纳入了省茶叶产业链,积极打造出赤壁青砖茶、九宫山茶叶等知名农产品品牌,有力提升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农民的增值收益。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全部评论(0)

鄂ICP备2020015816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5020004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