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好茶好人!”7月8日,在恩施市润邦富硒茶叶基地,来自北京的高报茶旅负责人曹戈手捧一杯恩施玉露感叹道。
“你看,这是鄂茶10号,中芽种、叶片平整……”茶叶专家们在宣恩县伍家台茶园中讨论着。

参会代表参观华智生态茶园。 杜玉婷 摄
当天是2021年中国茶叶科技年会举办的最后一天,来自全国各地700多名茶叶专家分别前往恩施州农科院茶苗快繁中心、恩施润邦茶叶基地、宣恩县伍家台贡茶生态茶园、龙马生态农业展示体验中心等多个茶叶生茶加工一线。

州农科院茶苗快繁中心,工厂化育苗引起参会代表关注。梅 珂 摄
茶园的生态、富硒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茶文化让大家感悟良多。
在恩施润邦茶叶基地,一堆黑黢黢的土壤让几位专家俯下身子,仔细研究。“这片土地是天然富硒床,这里生产的茶叶硒元素含量很高。”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旗介绍道。

在华智生态茶园,参会代表比对恩施玉露的冷泡和热泡。 杜玉婷 摄

土家幺妹介绍游览路线。 杜玉婷 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院院长何青元给同行人观看他刚拍的照片:一只螳螂静静地趴在茶叶上,背上匍匐着小绿叶虫。“证明这个茶园的生态平衡性非常好!”他说。
在恩施市屯堡乡华智生态茶园,江西省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赵沙鸥则把镜头对准了铺满茶园的黑色薄膜,边拍边现场介绍:这个叫防草布。在发展有机茶过程中,人工除草是茶园管理中最麻烦的环节。防草布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茶园管理的人力成本,值得各地有机茶园学习。

茶叶专家们在伍家台贡茶生态茶园驻足观察鄂茶10号。 杨梦蝶 摄

在花枝山茶厂,非遗传承人杨胜伟介绍恩施玉露制作工艺。 杜玉婷 摄
在恩施花枝山茶厂,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第十代传承人——85岁高龄的杨胜伟现场介绍恩施玉露生产工艺:“清代名茶‘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属细嫩蒸青绿茶,是蒸出来的好茶。”加工车间里,10余名制茶师们从蒸汽杀青到摊凉、揉捻,再到整形上光,烘焙、拣选,一条完整的恩施玉露制作流程直观地展示出来。

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旗现场解说。 杜玉婷 摄

参会代表参观润邦富硒茶叶基地。 杜玉婷 摄
“鄂西宣恩有贡茶,茶中之宝甲天下;当年捧茶献天子,皇恩宠锡传佳话;如今茶香飘四海,色味香形谁不夸……”讲解员陈银芳唱一曲《请喝一杯宣恩茶》,以清新脱俗的原生态以茶会友。
“这就是茶叶背后的魅力,打动消费者的不仅仅是茶叶味道是否好喝,还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江苏省茶叶学会理事长王润贤说。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刘伟华感叹:“恩施茶之所以能抓住发展机遇,在非遗传承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恩施有一大批茶人专注于茶工艺、茶文化的继承与推广,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茶叶专家甄选茶壶。 杨梦蝶 摄

茶叶专家在宣恩县伍台昌臣茶业有限公司展厅品鉴茶叶。 杨梦蝶 摄
共建、共享、共赢成为现场的主旋律。
曹戈品完恩施玉露,现场拉住华智生态茶园负责人,一起探讨如何合作开辟一条茶旅线,从卖茶叶到“卖风景”,形成人居环境与自然景观、茶园和村落融为一体、品茶与餐食住宿体验相结合的旅游体验。

参会代表在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欣赏民族歌舞。 梅 珂 摄
武汉黄鹤楼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姜霞在伍家台贡茶生态茶园现场表态:“我们想和恩施合作,助力好茶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