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由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2022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第53次会员双月活动日动暨“用好古茶树特色优势,促进云茶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会上,多位专家围绕古茶树特色优势、保护利用等主题为“云茶”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云南是中国主要的茶产地之一,也是世界茶树的核心发源地之一,不仅拥有悠久的“茶历史”,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让这里生长着丰富的古茶树。
“古茶树中呈味物质的不同都会对茶汤的味道产生影响。”浙江大学教授屠幼英用详实的数据对不同古茶树的呈味物质进行了分析,并对云南茶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云南茶产品市场需要更加多元化、生产方式更加现代化、茶产业业态更加多样化。通过深入挖掘茶产业的多功能性,与休闲、旅游、文化、科普教育、养生养老深度融合,把茶产业拓展为生态、健康、休闲、生物产业。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同时,产品结构也应该日趋丰富,不断开拓精深加工产品,开发速溶茶、茶饮、茶日化用品等深加工新产品。”
“在数以千万的古茶树后面,更为珍贵(稀)的是古茶生态系统。占有世界90%以上的云南古茶树资源,富集于澜沧江流域,澜沧江流域所孕育的茶文化,是最辉煌的古茶文化。面对如此丰富而又宝贵的古茶树资源,我们不仅要凝心聚力加以保护,同时也要充分挖掘古茶树资源特殊的生物科研和社会经济文化价值,推动古茶树资源与云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西南林业大学教授蓝增全说,“云南应利用好古茶树资源的特色优势,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查遗补漏,利用丰富的茶资源构建支撑产业发展种源技术体系(做大做强种苗基地、基因库);利用好云南特有的古老茶园、古茶树,构建古茶树技术体系,在分类分级的原产地保护机制下,实现科学管护,引领现代茶园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驻会副会长、云南农业现代化重点产业(茶叶)专家组成员徐亚和则介绍了古树茶的生育习性,表示:“古茶树是古代农业文明留给当代人共同的财富,因此古茶树的保护和利用应当回到生态、有机、绿色的道路上。通过回到科学的体系上来,对古茶树实施真正的保护。”
此外,会上还举行了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云茶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白茶专业委员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年份茶专业委员会授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