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湖北茶叶网,陆羽故里茶行业门户!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登录 登录

湖北茶叶网,陆羽故里茶行业门户!

浅析:支持黑茶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2-07-19 23:51:55| 发布者:hbtea| 查看:732| 评论:0| 收藏

前言

安化县域内有众多由家庭式小作坊发展而来的小微企业,这类茶企普遍具有资产不多、担保融资能力不足、自身盈利能力不高、财务不规范等特点,且由于黑茶具有收藏价值,部分茶企存在存货比重较高,将黑茶待价而沽,导致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资金需求普遍存在。

一、支持黑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一)部分小微茶企实力薄弱,与产业发展不协调。

受自身规模较小、诚信意识淡薄、抗风险能力不强等影响,通常无法满足农发行的准入要求,通过他行融资或社会资本方式又将形成较高的财务成本,不利于茶企及整个茶产业的长远发展。

(二)区域土地瓶颈制约,与担保要求不匹配。

安化是典型的山区县、库区县,可开发的土地面积甚少。以安化县经开区园区为例,一方面土地报批指标少,园区内签约企业数43个,需供地数3791.3亩,由于建设用地指标有限,导致土地无法报批,未供地数达3198.5亩。另一方面,受山区地域限制,符合土地规划要求的可开发面积少,规划用途与实际用途不相符的情况普遍存在。特别是近三年各平台公司信贷规模日渐扩大,未抵押的非公益性资产少之又少,往往无法满足农发行目前的抵押担保比例要求。


(三)农发行风控模式单一,与项目结合不充分。

一是第一还款来源严重不足。除PPP项目主要采取可行性缺口补助和政府付费的形式外,大部分自营性项目普遍存在项目自身造血功能较差、现金流量较少的问题。二是第二还款来源面窄。目前农发行担保方式主要依赖传统的收费权质押、房地产抵押和保证担保模式,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设不够。一方面保证担保能力趋于饱和。由于近三年地方国有控股企业融资额度普遍大幅增长,且提供担保的贷款期限较长,绝大部分国企的担保额度已达饱和状态。另一方面对担保公司的准入限制较多。目前安化县可为茶企提供担保的机构为湖南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但就目前来看,农信担基本对口县域内所有的公司贷、个人贷担保,项目多任务重,在与农发行的配合度上有待提升。

(四)农发行网点覆盖有限,与茶企需求不适应。

一是营业网点分布不足。安化县下辖各乡镇间路程遥远且多为弯曲山路,路况不佳,这对于深居山林的茶企办理结算业务着实不便,虽然网银系统近期已上线,但还处在结算服务的初步阶段。二是信贷产品较为单一。安化许多茶企都是由家庭式、小作坊开始经营,目前正处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实力不强、经营管理不规范问题。县内其他金融机构据此分别推出了“黑茶贷”“助力贷”等准入门槛较低、办理手续便捷的小额信贷产品,与之相比农发行缺乏竞争优势。


二、农发行持续支持黑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提升黑茶品牌效应是核心。

一是根据“安化黑茶”公共品牌定位,重点支持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及省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强势企业品牌,形成“公共品牌认知度全面提高、企业品牌实现落地消费”的品牌体系。二是“化零为整”,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改变小作坊式的零散模式,整合利用集群内生产的产品成本低于集群外部产品成本的低成本优势,或利用“区位品牌”改善营销方式,降低单个企业的营销成本,取得协同效应,营造市场优势。三是发挥互联网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开发电商、微商等新型营销模式,建立公众号科普黑茶品牌、茶文化知识,开展抖音“直播带货”等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二)创新茶企产业模式是关键。

一是全面推进黑茶工程。以安化黑茶标准店和企业品牌形象店建设为主线,全面布局线下营销网点,推进体验式消费。二是创新运营模式。建立推广“茶产业+金融+现代物流”模式,加强同政府相关部门、县域茶产业商会的联系,制定县域茶产业营销维护方案,将茶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充分融合。三是依托多方平台。依托“万企帮万村”平台,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人口”的扶贫模式,搭建茶产业龙头企业为贫困户提供农产品销售、就业帮扶和技能培训的桥梁。


(三)盘活县域土地资产是保障。

安化县山区面积广,许多茶旅融合项目的难点在于难以寻求合适的抵押物,要迅速推进茶旅项目的落地实施,必定要做好土地这篇大文章。一方面建议由县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配合,在县域内开展全面的清资核产工作,将有效资产进行清理整合,在完善相关手续后统一归集,为推动项目贷款落地提供充足抵押。另一方面实施全域土地整治,土地整治项目既可以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获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指标,这些指标又可以跨区域进行交易,产生较为可观的现金流,从而解决担保物不足的难题。

(四)完善银行风控手段是根本。

一是把好“贷款准入关”。严格按照基础产品文件准入要求进行审核把关,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实地核实,对行业发展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深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积极运用组合担保方式,探索与政府合力推进的风险补偿机制,引进符合农发行准入条件的专业担保公司为实体企业进行融资担保,缓解企业自身担保能力不足问题。二是守好“资金使用关”。对于贷款资金的使用,应严格执行总行关于资金支付的相关要求,与承贷主体充分沟通,确保实贷实付,严防信贷资金挤占挪用。三是抓好“贷后管理关”。采取专项检查、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维度提升对茶产业相关贷款贷后管理的力度。



(五)提升银行服务水平是前提。

一是树立“以政府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融资融智服务方案。二是支持重点客户打造知名品牌。建立客户信息库,重点营销对接“白沙溪”等省市大型茶企,打造黄金客户群。三是积极探索支持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多措并举解决民营小微企业抵押担保不足的难题,如对信用良好的经营主体群,探索整体集中授信等方式,为经营主体提供免担保贷款;或积极盘活农村资产、尝试农村土地“三权”抵押。四是建立多方参与的信贷风险共担机制。加强与当地行业协会、融资性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等机构合作,积极向当地党政建言献策,成立黑茶产业发展基金,建立银政企风险共担机制。



五是聚力重点项目做好黑茶产业发展文章。针对地区特色、产业特色,加大对黑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主动、提前、深入对接重点项目,发挥融资融智作用,全程参与、设计,实现无缝对接。在项目对接中,充分发掘项目自身及隐藏现金流。如茶旅项目,除去基础性的厂房、仓库、办公楼出租出售收入,还可加入相关旅游收入、社会综合效益收入等。深化与政府的合作,与政府沟通如何把相关财政补贴资金以及相关资源转化为农发行合法合规的现金流,如采用“项目经营收益+政府综合增信”模式等。

结语

此外,要优化办贷流程、完善支付结算手段,加大农发行在重点项目支持方面的竞争力。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全部评论(0)

鄂ICP备2020015816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502000479号